当前位置 >> 新闻资讯 >> 业内观点 >>

评论:是谁把"行业翘楚"万科逼到了墙角?

[ http://www.hafcw.org 来源:新华日报 2008-06-08 03:12:30 评论条]

万科,一个风光的房地产企业,在2008年,却忽然成了一个尴尬的话题,一个让人一提起来老是觉得滑向负面地带的名词。

先是在汶川大地震后,万科在捐款时候有些“手涩”,面对网友质询又“出言不慎”,结果卷入了关于“企业良心”的话题风暴。再就是近几天发生在南京的“物价门”事件。万科违反“一房一价”的政策高价卖房,终于遭到业主抵制要求返还溢价部分,物价部门更罕见严厉地开出罚单。正如专家所言,万科作为这两个负面事件的主角,面临的都是“碰壁”的结局。

是谁,把万科这个行业翘楚一再推向了尴尬墙角?

回首万科的历史,堪称是一部市场经济下浓缩了的房地产企业发展史。它风云际会,在1988年涉足房地产领域,1992年正式确定以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,踩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鼓点,拿地,上市,做项目,再跨地域发展,在满足了人们住房需求的同时,终于成长为国内最具知名度的房地产企业之一。放眼30年来的经济历程,万科的确算得上值得人们好好解剖的企业标本。

万科是时势造就的企业英雄,但它身上也折射出时代的局限性。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,无数企业孜孜以求唯以索取金钱利润为目标,而很少思考企业与社会、金钱与责任的关系。在他们眼里,芸芸众生的社会不过是汲取源源利润的海水和随时压榨出油的粮仓。虽然万科一度致力于建设“阳光照亮的体制”,在有的开发商提出少于40%的利润不做时,它却明确提出高于25%的利润不赚,但近年来,人们看到的却是,万科走到哪里,房价就涨到哪里。关于万科,充塞于耳的,都是“高价拿地”和“涨价领头羊”的新闻。当不少人的年收入仅能买到万科一两个平方米的混凝土地面的时候,“房地产”这个民生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,已经悄然蜕变成了百姓心目中极度灰色的行业,万科的“阳光”也顿时暗淡下来了。

万科企业形象危机的发生,看似偶然,其实有其必然性。它的背后,是近年来人们对企业回馈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期待,和对众多企业惘然无视这个正当诉求的失望情绪的累积。当王石在聚光灯下风光地抛出房价“拐点论”的时候,他没有意识到,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和评价也已经到了一个拐点。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自觉担当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,而不再是仅以攫取金钱为急务为能事的缺少人情味的企业。仅以利润为驱动却以行业领袖自命的万科,在面对社会责任和诚信使命的拷问时,“碰壁”已是无可避免的结局。

万科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。它的错误,源于过去一段时期某种社会氛围的空白和诚信、慈善以及金钱对社会责任的缺失,等等。万科,以及无数个这样的“孩子”需要补课,需要在市场化的狂飙突进之后好好反思,好好“充电”。或许,万科们从此会重新走上一条康庄大道,真正成为让人尊敬的企业公民。

“万人团购其实会产生多赢的效果,一方面,老百姓可以在能接受的价位上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;另一方面,开发商也可以顺利销售手里的楼盘,缓解资金压力,同时这也对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这是破解目前房地产市场僵局最合适的那把钥匙。”

“报名的老百姓都很认真,姓名、性别、单位、需求面积、所能承受的价格,是不是首次置业,是不是首次贷款,都登记得很详细。”通过和银行的合作,我们也很容易剔出那些“投资客”。如果开发商和我们合作,既可以省去市场调研、广告营销的成本,又规避了房子建好后卖不出去的风险。随着“万人住房团购平台”的火爆,邹涛开始谋划更高的目标。

7月26日,邹涛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贴出了一封写给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公开信,邀请王石担任“深圳万人住房团购平台首席购房顾问”,并邀请万科参与建设利润合理的“民生住宅项目”。

为什么选择王石?因为他既是房地产开发商,也是热衷公益事业的公众人物,而且万科也多次标榜是追求社会责任的企业,邹涛告诉记者,万科的工作人员已经接受了他的公开信,并表示会尽快联系王石。

邹涛对记者说,团购的人越多,对目前的市场规范越有利,经过这一轮的波动,挤干房价泡沫的房地产市场应该回到一个理性的发展轨迹上来,毕竟,1万多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的团购者是任何一家开发企业都不能忽视的,而开发商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过去的暴利想法。

团购效果有待验证

在深圳房价扑朔迷离的当下,无论是致王石的公开信,还是请来外籍谈判高手,邹涛的“万人住房团购活动”都一直饱受外界的质疑,甚至被认为是“一场充满娱乐效应的房市噱头”。

是否炒作之外,更多人关注的是万人购房的可实施性。采访中,一位业界人士表示,毕竟房地产是受市场规律制约的行业,深圳的房价到底有没有探底、到底在什么价位是合理的,目前都并不清晰,“万人购房平台”提出的每平方米关内8000元、关外6000元的预期只是邹涛或者市民的一厢情愿而已,开发商能否接受显然是个问题,如果降幅有限,那么购房人也未必会买账。而且,万人的团购规模,在协调利益表达、组织、沟通等诸多方面难度极大,这也给这次行动的效果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。

对于万人团购的效果,邹涛持乐观态度。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市民参与?不是我个人有多大号召力,我只是顺应了民意,起了一个联络、协调的作用。”邹涛一再强调,这次行动完全是公益性质的。对于有人质疑他在自我炒作,邹涛表示不在乎,“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,就应该去炒作。”

“如果真如媒体报道的有1万多人,或许真能推动深圳的房价继续回落呢。不管怎样,对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,房价能落总是好消息。”保险公司的张小姐对记者说。

[加入收藏] [打印本页] [报告错误] [作者:未知] [浏览次数: ]
相关文章
图片文章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招聘信息 | 友情链接 | 公司简介